鋼結構建筑相比傳統的混凝土建筑而言,用鋼板或型鋼替代了鋼筋混凝土,強度更高,抗震性更好。并且由于構件可以工廠化制作,現場安裝,因而大大減少工期。由于鋼材的可重復利用,可以大大減少建筑垃圾,更加綠色環保,因而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,應用在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中;目前鋼結構建筑在高層、超高層建筑上的運用日益成熟,逐漸成為主流的建筑工藝,是未來建筑的發展方向。
鋼結構廠房特點強度高、自重輕,構件安全富裕度高,降低建筑物造價抗震性能好,使用中易于改造、靈活方便,給人帶來舒適感等等,建筑材料可重復利用,拉動其他新型建材行業的發展增大住宅空間使用面積,減少建筑垃圾和環境污染,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,低碳、綠色、環保、節能等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。
鋼材的“容重與強度比”一般小于木材、混凝土和磚石,因此鋼結構比較輕,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要輕 30%-50%;另外鋼結構斷面小,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可增加建筑有效面積8%左右。我國二十世紀初建造的松花江鋼桁橋、黃河大橋、上海國際飯店等就采用了鋼結構;新中國成立后,我國民用高層建筑鋼結構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,全國十幾幢高層鋼結構建筑中北京就占了六幢:京廣中心(208米高)、京城大廈 (182米高)、國貿大廈(155.2米高)、長富宮飯店(90.9米高)、香格里拉飯店(82.7米高)、中國工商銀行總行(48.3米高),還有正在建設中的國家大劇院工程。全國上百個大小機場都將設計采用鋼結構,以加快建設速度和增大空間。由此可見,高速度發展的經濟需要鋼結構。